找回密码
 入驻
搜索
查看: 22935|回复: 0

好高骛远”――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障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17: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先后组建了以“订单教育”班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为切实可行地把教学过程落实在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地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我们着手对三所高职院校的三年级368名订单学生进行了调查,从问卷分析发现,好高婺远是影响高职生就业的重要心理障碍。

  一、高职生就业心理现状


       高职生能够正视社会现实,就业态度和动机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突出存在着不满足现状,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有不切合现实的理想成分。


    1、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在“你选择‘订单教育’班的动机是”问题中,52.8%的学生认为“现在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对高职学历还不认同,应珍惜订单学习与就业的机会”。 33.5%的学生认为“它让我们比别人提前适应社会,更早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必为就业发愁,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有22.5%的学生认为“把选择订单教育班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的跳板,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在”你对什么样的订单企业感兴趣?”的回答中,89.3%的学生选择“国有大型上市企业或外资企业”。10.7%的学生选择“能就业就行”。


    2、高职生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在“如果你有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你会如何”的回答中,54.5%的学生认为”愿意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更好的环境就业”。27.6%的学生表示“我的目标和期望值看单位对自我价值的回报”。有17.9%的学生认为“有些忧郁和茫然,不知如何选择是好,参考家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在“你认为到订单班就是企业的一分子吗?”回答中, 76.8%的学生认为“想到企业工作,但没想到是企业的一员”。可见,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追求上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


    3、高职生充满就业信心,但有少数学生缺乏勇气,底气不足。在“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愿意”的回答中,有94.7%的学生认为“希望与自己同等或高于自己学历的学生平等竞争,学历并不代表能力”。有0.78%的学生对凭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择业竞争缺乏足够的信心。在“你认为360行,行行出状元可能吗?”问题中,37.4%的学生认为“可能”,62.6%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高职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存在着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高职生就业先入为主,但又不希望限制自己发展。在“你愿意一生服务于选择的订单企业吗?”回答中,95.4%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只有4.6%的学生认为“可能”。可见,尽管高职生把选择订单培养使自己处于就业有利的地位,但又不愿过早就被某一企业固定自己的职业终生。在“你认为签定协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问题中, 5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4.8%的学生认为“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22.8%的学生认为“可能有法律效力,害怕签协议”。


    高职生就业与成才的高期望值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也为高职生择业和就业设置了心理上的障碍。

  二、高职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起点高,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高职生人才观和成才观。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狠抓职业教育,抓出成效。基于此,企业为了追求社会声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把需求量较少待遇丰厚的短缺高级技术人才大肆渲染,给社会、学生造成误导。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挑肥拣瘦的招聘与使用提供了条件。


       1982年,为开展人才测评工作便于统计计算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人才”做了一个界定,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多年来,国家人事部和各级政府部门一直使用这一概念。这就给高职生的为自己顺利就业、准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造成了错觉,把自己定位在专科生层次上,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眼高手低。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中等技术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人才观念。高职生较高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不能如愿实现,又不愿意从最基础、最低层、最现实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做起,学习心理矛盾而复杂,造成高职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茫然和浮躁心态。


    2、学校因素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由于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自己定位在普通高等院校,所以,高职院校为了宣传和招生等虚荣的需要,为了增加高职生的自信心,称高职生为大学生,他们在三年学习和实践的影响下,就接受了“大学生”的称呼和概念,高职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在择业时就必然以“大学生”自居,认为岗位必须与自己身份相符,待遇要与自己名声相配,工作环境要优越怡人等,这些概念为高职生就业和择业提高了心理门槛。


    高职生的高考成绩处在最后录取分数段,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较差,由于任课教师熟知和了解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集会等活动时都以“大学生”称呼学生,增强了高职生“我是大学生”的心理暗示,强化了高职生的错误定位,教师好心办成坏事,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和目的,为高职生就业障碍推波助澜。


    3、学生因素


       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特征最为突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富有理想,对未来的生活道路产生种种设想,这些设想多数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他们在思考就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成为就业的障碍。


      高职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有无能与失败感,认为上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自卑和压抑,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很大,但青年人争强心胜,不轻易接受挫折和失败的现实,在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自己不心甘的矛盾心理下为了维护自尊而往往在就业时通过反向心理表现出来,也就是想通过找到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理想的职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尊和心理平衡。敏感、脆弱、多疑、困惑的心理极大地伤害着高职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出现一边劳动力市场急缺人才,一边大量高职毕业生不能就业的现象与高职生“好高婺远”的就业心理障碍有直接关系。为此,希望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以下问题:


    1、贯穿始终的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


      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作,各高职院校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对他们开展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而不是到毕业时才进行。观念是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因为高职生对自己的不客观定位和他们的特殊心理,高职生就业时潜意识中处于困惑、彷徨的心理状态,既想攀比和求高求全,但又有自卑的情结;既想追求好企业、高薪酬,但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没有勇气面对用人单位;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反对家庭对自己就业的干涉,又依赖父母找关系等等,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择业。因此,如果从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等指导教育,那么,他们在三年的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就业和职业概念,明确今后职业方向的初步定位和合理规划,并随着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用人岗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随时调整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要求的能力,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2、使高职生树立起阶段性就业观念


       阶段性就业观念,即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是分阶段由低级向高级理想工作岗位迈进。再高级的课堂教学也培养不出实用型技术人才,任何技术的获得必须来自实践的积累,初级到中级技术能力的掌握和技术职称的取得,要通过35年时间实践锻炼,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标准,是职业技术院校无法实现的,此类院校只能为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初级阶段的就业是高职生择业的第一步,是步入社会生存、生活的起点,是向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积蓄能量的阶段;高级阶段的就业是高职生知识能力扩展,自身发展阶段。就业如同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是高职生走出校门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高职生就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实现就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思明论坛

GMT+8, 2024-10-10 14:22 , Processed in 0.0504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