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记忆中找你 发表于 2008-5-5 20:13:45

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壮瞬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写的一首抒情感怀的千古绝唱。此诗主要写诗人自己所走的落魄潦倒之路,但读来铿镪有力,给人一种精神俊朗、豪情万丈的落魄形象,因此这种落魄潦倒的形象并不可悲可怜,反而令人无限神往,令人肃然起敬。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令人无限神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无限神往的悲壮瞬间。下面所选出的十大悲壮瞬间,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一、张自忠殉国疆场
    张自忠作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所以将他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不仅仅是张自忠将军一人,更是代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之存亡而牺牲的英烈。张自忠将军在日军四面围攻之下,身中七弹,弥留之际只说了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凭这一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二、崖山一战天下亡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宋军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结果,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三、南明群烈不北王
    “宁作南鬼,不为北王”是南明英烈的真实写照。从史可法到张苍水,历史告诉了人们,华夏民族不只有贪慕富贵的六大汉奸王,也有悲壮山河的民族英雄,想来史公、张公若投降满清,绝对可以封王拜侯,但是你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却无法让一个民族降尊屈膝,看到一个个壮烈殉节的英雄,实实在在的感叹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确实有着所独具的原因。当投降满清的南明故将刘良佐,妄图劝降死守江阴孤城的南明守将阎应元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义所在,绝不服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掌握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见我江东忠义士民乎?”每读此话,不觉泪流满面。
    四、李定国客死他乡
    李定国,这个南明乃至中华历史上的绝代名将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续,鞠躬尽瘁八个字来形容。他十岁便投身于明末起义首领张献忠。张献忠死后,大西军与南名永历朝合作,从此李定国便成为南明的军事领袖之一,屡破清军,连杀满清四大汉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满清敬谨亲王尼堪,当时天下皆称他“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实在是万历以来中华对外族战争之从所未有的胜利,可惜的是,他的战功遭到了同为大西军出身,又同为南明军事领袖的孙可望嫉妒,最终孙可望投降了满清,被封为王,将南明军的虚实尽数告诉了另一个大汉奸洪承畴,最终李定国被迫退向缅甸,而他一生最好的两个兄弟,白文选,在万般无奈下,投降了清廷,刘文秀,则在之前抱憾病死,不久又传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李定国,这位南明最后一根支柱,终于病倒了。临终之际,他对儿子说:“宁可死于荒野,也不可投降。”一代名将如此客死异乡,不禁令人动容。
    五、武穆尽忠风波亭
    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疆场,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这里用岳飞作为代表,实际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历代以来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将贤相,类似这种自毁长城的行经,人们在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叹息。
    六、祖逖刘琨双陨命
    可以视为整个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又如一曲胡笳,散尽匈奴军。当祖逖在长江上立下誓言,不能扫平中原胡虏,誓不再渡此江时,恐怕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收复了中原大片土地后,却传来了好友刘琨被害惨死,加之东晋王朝的猜忌,终于祖逖悲愤攻心,终于撒手而逝,不过他确实兑现了他的誓言,没有扫平中原,再也没有回去江南。
    七、诸葛星落五丈原
    可以说,每一个看过《三国演义》,并对诸葛亮心怀崇敬的读者,不知多少次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诸葛亮拖着病驱,强振精神,抱憾望着渭水对面的五丈原,回忆起先帝,回忆起关张赵马黄,无尽的失落与孤独交织于一身,终于带着一丝遗狠,与先帝和曾经的患难之交,相会于九泉。
    八、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说陆游只能是怀着满腔愤恨而老死山野,那么范成大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朝中大臣无不畏惧,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范成大于是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害,但终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泪写下“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遂成千古绝唱。
    九、陆游悲恨望中原
    陆游临终前的一首《示儿诗》,语词极尽平实,但是却令人读之垂泣。每每想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样的诗句,总会有一股莫名的悲壮和豪情交织着涌上心头,虽然陆游只是个文人,但是他的精神代表了中国历代所有的爱国文人,骨气与血性共存,与之形成对比的,只能是腐败无能,不思进去的南宋小朝廷。
    十、张巡尽节睢阳城
    安史之乱中,张巡以数千人的兵力坚守睢阳城,与十三万叛军前后进行了大小四百余战,杀死敌将三百人,士兵十二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最后城破,张巡与麾下部将三十六人一起殉节,留下了大唐王朝最悲壮的一幕.

天蓝 发表于 2008-5-5 20:16:37

这些好长,占位置再看houhou (33)hou

匿名 发表于 2008-5-5 20:17:14

好有文采啊,帮我写本书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壮瞬间